蜂蜜为何会发酵?因含有一定量酵母菌

作者: 分类: 健康 发布时间: 2023-05-11 02:24:07

蜂蜜是不是永远不会变质?蜂蜜发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含水量,蜂蜜中含有少量的酵母菌,但是蜂蜜的吸水性很强,若是没有保存好蜂蜜,导致蜂蜜吸收周边环境中的水分降低自身浓度,一旦含水量超过21%,就会给酵母菌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,随着酵母菌的不断生长繁殖,它们会分解蜂蜜中的糖分,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,由此蜂蜜就会发酵变质。纯蜂蜜不会变质,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。

但是保存方法不当,也会促使蜂蜜发酵,最终导致腐败变质。蜂蜜是一种天然的糖类食品,它含有的天然高浓度糖类可以产生渗透压,使一般的细菌、微生物等无法生存。而其中的酸性物质也能够帮助杀灭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,使蜂蜜具有了较强的杀菌能力,不会轻易变质。但是,如果是一些不成熟的蜂蜜,是不能长时间储存的。不成熟的蜂蜜也叫水蜜,顾名思义就是含水量较大的蜂蜜。

1、蜂蜜为什么会发酵

因为蜂蜜中含有一定量的酵母菌,浓度高的蜂蜜可以抑制其活动。蜂蜜中酵母菌在适当浓度的糖液与适宜的温度条件下,会引起蜂蜜发酵。在含水量超过21%时,酵母菌便会生长繁殖,将糖分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,使蜂蜜发酵而酸败。纯天然蜂蜜会发酵,经过加工浓缩的蜂蜜不会,因为纯天然蜂蜜中含有较多的活性酵母菌,加工过程中会破坏蜂蜜的应有活性成分。

2、怎么知道蜂蜜是不是发酵了

蜂蜜发酵是常见的蜂蜜质量问题这一。由于蜂蜜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,因而浓度逐渐变稀;而未成熟的蜂蜜,含水量也比较高。通常蜜中含水量在21%以上,即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繁殖。若蜜中含水量超过33%,酵母菌的活动则更频繁。如果酵母菌在蜜中大量繁殖,就会将蜜中糖分分成酒精和二氧化碳,这就是蜂蜜的发酵。研究表明,蜂蜜发酵与水分含量有直接关系。

当水分含量为19.1 %,酵母菌含量<1/克;水分含量18.119%,酵母菌<10/克;水分含量17.1%,酵母菌<1000/克,不容易发酵。当水分含量低于17.1%时,不会发酵。此外,蜂蜜含水分过多,糖的浓度及其它抑菌成分浓度降低,抑菌能力随之降低,在适宜的温度下,蜂蜜里的酵母菌便会大量繁殖,加快蜂蜜的发酵变质。

3、蜂蜜发酵上涨是什么原因

蜂蜜发酵上涨是由于蜂蜜含水量过高,从而使蜂蜜中的酵母菌生长繁殖,引起蜂蜜发酵。在发酵过程中,酵母菌使蜂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分解,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,而乙醇在好氧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酸,从而使蜂蜜变稀、变酸,体积膨胀,蜂蜜发酵上涨是由于蜂蜜含水量过高,从而使蜂蜜中的酵母菌生长繁殖,引起蜂蜜发酵。在发酵过程中,酵母菌使蜂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分解,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,而乙醇在好氧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酸,从而使蜂蜜变稀、变酸,体积膨胀。